沪上眼镜飞人奥运首秀惊艳 绝杀憾负更燃新希望
法兰西体育场的灯光聚焦在 110 米栏赛道上,21 岁的上海小将徐卓一戴着黑框眼镜俯身起跑,镜片反射的光影里藏着中国短跨项目的期待。当他以 13 秒 40 的成绩拿下巴黎奥运会男子 110 米栏预赛小组第一时,看台上响起的欢呼声中,有人想起了二十年前刘翔在这里创造的辉煌。这位刘翔的同门师弟、地道的上海老乡,用一场惊艳的奥运首秀让世界记住了 “眼镜飞人” 的名号,尽管半决赛中因毫厘之差被日本名将绝杀无缘决赛,但他眼中燃烧的斗志,已然为中国田径点燃了新的希望之火。
出生于上海松江区叶榭镇的徐卓一,与跨栏的缘分始于小学四年级。当时刘翔的启蒙教练方水泉到崇明挑选苗子,一眼就看中了这个眼神坚毅的男孩。从崇明区西门小学到上海莘庄田径训练基地,徐卓一的成长轨迹始终与 “刘翔” 这个名字紧密相连 —— 他不仅是刘翔的老乡,更师从同一位恩师孙海平,成了名副其实的 “飞人师弟”。运动世家的基因赋予了他独特的天赋,父亲曾是长跑运动员,母亲从事篮球运动,家人的支持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。但这条追梦之路并非坦途,2019 年的严重脚踝伤势几乎断送他的运动生涯,手术治疗后长达半年的康复期里,他甚至一度怀疑自己能否重返赛场。
米兰体育,米兰·体育官方网站,ac米兰体育,米兰体育官网,米兰官网登录入口正是那段低谷期的磨砺,让徐卓一学会了在逆境中生长。2023 年杭州亚运会摘得铜牌后,这个刚满 20 岁的小将在混采区颤抖着道歉:“没能保住中国的十连冠,对不起师父和前辈们。”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,化作他冬训场上的汗水。2024 年全国田径大奖赛重庆站上,逆风 1.2 米、跑道湿滑的不利条件下,他跑出 13 秒 22 的个人最好成绩,不仅达标奥运,更在历史排名上跃居中国第四,仅次于刘翔、谢文骏和史冬鹏。短短四天后,他在日本鸟取站再度追平这一成绩夺冠,用实力证明自己已具备与世界强手抗衡的能力。
巴黎奥运会的赛场成了检验成长的试金石。预赛中,徐卓一以教科书般的栏间节奏征服裁判,13 秒 40 的成绩让他以小组头名晋级,社交媒体上 “以为他是搞奥数的,结果是搞奥运的” 调侃刷屏,日本网友更是对这位 “戴眼镜跨栏的帅哥” 展开热议。此时的他,距离刘翔 21 岁时创造的奥运纪录虽有差距,但进步幅度已让业界惊叹。孙海平教练赛前曾透露,徐卓一 1 米 98 的身高在攻栏时能耗更少,若能优化栏间节奏,未来潜力不可限量。
半决赛的较量堪称亚洲短跨最高水平的对决。徐卓一与日本名将泉谷骏介、混血选手村竹拉希德同场竞技,这两位日本选手正是近年来冲击中国短跨霸权的核心力量。发令枪响后,徐卓一的起跑堪称完美,但在第四个栏架处,技术细节的处理失误让他瞬间减速 —— 这个被孙海平指出的 “前程短板”,最终导致他以 13 秒 48 位列小组第七。而身旁的泉谷骏介跑出 13 秒 32,村竹拉希德更是以 13 秒 26 压线晋级决赛,日本选手历史性包揽决赛席位的画面,刺痛了中国观众的心,却也让人们看清了差距所在。
赛后复盘时,徐卓一懊恼地捶着栏杆:“第四步脚软了一下,后面再想加速就来不及了。” 但转身面对镜头时,这个戴眼镜的小将眼神依旧坚定:“明年东京世锦赛,我必入八强。” 这份不馁的斗志,正是比奖牌更珍贵的收获。孙海平教练看得透彻:“他们缺的不是实力,是大赛经验转化成的大赛能力。” 就像当年刘翔在一次次大赛中淬炼出遇强更强的心理素质,徐卓一的奥运首秀虽有遗憾,却积累了无可替代的成长经验。

如今的徐卓一,已经带着奥运的历练走进同济大学的校园,与跳水名将陈芋汐成为同窗。课堂上的他钻研运动训练理论,跑道上的他继续打磨技术细节,这种 “学霸 + 飞人” 的双重身份,打破了人们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。2025 年大阪站洲际巡回赛上,他以 13 秒 23 的成绩夺冠并达标世锦赛,用实力回应所有期待。正如谢文骏所说:“有好的竞争者是好事,多给这些孩子时间,他们会更好。”
巴黎的夜色中,徐卓一曾凝视着赛道尽头的记分牌,那里闪烁着日本选手的名字。但这个来自上海的年轻身影知道,属于他的赛道才刚刚展开。从崇明岛的泥土跑道到法兰西体育场的塑胶赛道,从伤病后的挣扎到奥运赛场的驰骋,徐卓一用一场充满希望的首秀证明:刘翔的故事或许难以复制,但中国短跨的精神正在传承。当他戴着眼镜再次踏上起跑器时,镜片里折射的不仅是灯光,更是一个项目复兴的曙光。
发表评论